在新時代背景下,随着中國文化全球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如何有效傳播中國故事,提升國家的國際話語權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電影作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是介紹中國、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途徑。12月12日晚,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邀請北京真之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何欽總經理為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師生做了一場名為“從電影譯介看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線上講座,分享其在電影譯制及國際傳播方面的經驗。講座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MTI中心主任鮑德旺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何欽首先介紹了中國電影市場當前在世界電影市場的地位和影響力。通過詳盡的數據,他指出,近幾年來,中國電影業迅猛發展,不僅市場規模迅速擴大,而且電影制作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中國電影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的電影市場,然而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仍然偏低,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夠。何欽認為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國電影的對外譯介做的不夠好,對此,他詳細介紹了國産影片對外譯介及研究現狀,深刻分析了其背後的原因,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何欽認為,電影翻譯作為一個專門的翻譯類别,除了遵循一般的翻譯原則,還應符合電影藝術的特點以及電影行業的規範。而目前中國電影影片的對外譯制缺乏統一的國家規範;衆多制片公司不懂譯介,不重視譯界;在譯制過程中,譯員不懂電影,後期制作人員不懂外語,雙方缺乏有效的溝通,這也導緻中國電影對外譯制中的一些亂象,比如主權文化的喪失,中外文片名的大小比例失調,前後标準的不統一等問題。
對于這些問題,何欽表示我國需要制訂對外譯制的國家标準,完善譯制流程。要想實現一部好的譯制,需要譯者、電影主創、後期制作及宣發人員在譯制和推介過程中的分工與協調,并需要譯制監制來統籌把關整個譯制全流程。此外,何欽還為同學們詳細講解了譯制過程中中外片名字體和色彩的處理,從片名、片頭、片尾及對白字幕介紹了當前譯制中的錯譯現象,提出中國電影在對外譯制過程中的解決方案等。
随後,何欽結合了自己參與的多部國際電影節入圍作品,如《情比山高》等,用實際案例為同學們詳細梳理了從翻譯在影片開發、創作、宣傳和發行中每個環節的應用,深入分析中國電影對外譯介中所面臨的挑戰。他認為,一部優秀的作品,要想成功申報國際電影節,除了電影本身優秀外,更需要了解各大電影節的規則和特點,并充分做好宣傳物料的準備和譯制工作。
最後,何欽還向同學們分享了他在參與國家譯制規範修改的一些心得體會,介紹了電影翻譯譯員的要求和培養,指出譯者除了要有紮實的外文翻譯功底、母語功底外,必須熟悉電影制作、宣傳和發行整個流程,了解國際電影節和申影市場,掌握申影翻譯的基本規律,掌握電影翻譯的專業術語和專業詞彙,具備跨文化背景基礎,并對有志于從事電影譯介工作的同學們提出了殷切希望。
講座結束時,我院學子就電影改編、我國電影史的發掘等問題與何欽進行深入交流。從何欽的講解中,同學們深刻感受到當前中國電影譯介面臨的困難、機遇和挑戰,也體會到作為外語學子,自己身上的責任,此次講座令同學們受益匪淺,深受鼓舞。
講座嘉賓簡介:
何欽,北京真之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電影制片人、譯制監制、國外影片譯審。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馬德裡國際電影節選片人,約旦國際電影節常任評委、北美國際電影節、香港青年國際電影節評委,金雞百花電影節國外影片推薦人,昆明金孔雀青年電影節特邀顧問,2020年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影視闆塊創業導師,中國高校影視學會會員,中國譯協影視譯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和網絡節目對外譯制規範”修改組專家,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西北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多所高校的翻譯碩士特聘導師。
何經理是在一線工作的電影制片人,長期從事國外影片的審查工作,具有豐富的國際合拍經驗;先後代理發行了包括奧斯卡獲獎作品《男人百分百》在内的15個國家近50部作品,并将多部中國電影推向了國際,在國際版權交易和國際推廣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成功案例。其制片作品《情比山高》先後入圍40個國際電影節,在22個國家舉行了首映式,獲得24個獎項,是近年來中國電影走出去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