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開展2024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指導

2023-12-26作者:供圖:審核:來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訪問:213


      2023年12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建軍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主編曾豔兵教授應邀為我院教師開展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指導。學院文學方向申報國社科項目的教師參加了該次交流活動,活動由姜禮福副院長主持。


 

      項目申報指導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劉建軍教授和曾豔兵教授分别結合自己豐富的申報經驗,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的選題方向和撰寫技巧進行系統性指導;在第二階段,兩位專家針對每位老師的申報選題,進行了更為具體的指導,尤其在突出選題及研究内容的新穎性方面給予了建設性建議。

 

      劉建軍教授指出要做研究要有鮮明的問題意識,不要生搬硬套西方文論,并以諸多英美文學經典作品為例,從人物細節描寫入手梳理評判西方社會曆史文化現象,為青年學者提供了立足文本的文化研究新思路。劉建軍強調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中,要增強幾個意識。第一,問題意識,需要找到真問題、有效的問題;第二,反思意識和創新意識,要敢于破除傳統觀點,提出獨到的觀點;第三,概念創構意識,提出基礎研究的核心就在于概念創新;第四,将零散知識串聯成知識體系的意識。

 

      曾豔兵教授提醒青年學者不要盲目跟風,要深入思考選題的現實意義,從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的角度去調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時要立足于中國國情,審視批判外國理論的不足,審慎考查外國作家的中國形象書寫,嘗試從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中去汲取養分。曾老師尤其強調,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申報中,應注重三個方面。第一,選題的新穎性和前沿性。對于年輕教師而言,尤其要抓住當下的熱點和前沿話題,搶抓先機;第二,話題論證的嚴謹性。無論是形式還是内容,都應字斟句酌。第三,中國立場的凸顯。在當下新時代背景下,外國文學研究必須彰顯研究者的中國立場和觀點,方能為中國自主知識話語體系貢獻力量。


 

      在第二環節,兩位專家結合各位老師的申報選題,針對在申報中的困惑,以及具體内容撰寫方向和調整給出了充分的建議。參會老師都表示受益匪淺,并将結合專家的建議進一步調整自己的選題和内容。活動最後,姜禮福對兩位專家再次表示感謝,并邀請兩位專家有時間再次莅臨南航外院,交流和指導活動取得了預期效果,在各位老師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專家簡介:劉建軍,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外國文學專業委員會會長;現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評委;國家出版基金評委;國家藝術基金評委。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研究》(2011)和《拜占庭文學的文獻翻譯與文學史書寫》(2018)兩項;國家社科一般項目和教育部重點項目與一般項目等8項。學術專著獲得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多部成果獲得吉林省、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主編《20世紀西方文學》等全國教材10餘部,多部教材獲得全國優秀教材獎。出版《西方長篇小說結構模式研究》《基督教文化與西方文學傳統》《百年來歐美文學中國化進程》(6卷本)等學術專著譯著十多部。發表論文200多篇。

      曾豔兵,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天津師範大學講座教授。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主編。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外國文學高等研究院客座研究員。主要從事西方文學與中西文學比較研究、後現代文學文化研究、尤其專注于卡夫卡研究。代表著作有:《卡夫卡研究》《卡夫卡與中國文化》《卡夫卡的眼睛》《東方後現代》《走向比較詩學》《後現代文學文化論稿》等。在《文藝研究》《外國文學評論》《外國文學研究》《外國文學》等刊物共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另發表譯文及學術随筆數十萬字。


分享: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