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至24日,“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專題學術論壇順利召開。本次論壇由《當代外國文學》編輯部主辦,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承辦。來自全國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以及研究生共計17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展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常委、副書記陶勇,《當代外國文學》主編楊金才教授出席開幕式并緻辭。陶勇代表學校對此次論壇的召開表示祝賀,對與會的專家和師生表示誠摯歡迎,介紹了南航的發展曆史與辦學特色,并強調新時代的外國文學研究應密切關注時代發展,積極參與到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和自主知識體系中去,通過文學互鑒加深不同文化之間的理解和溝通。楊金才教授對與會代表表示熱烈歡迎,并對南航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籌備組織給予高度肯定。楊金才教授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具有非常豐富的實踐維度和闡釋張力,在全球範圍内政治、經濟、外交、環境、和平、文化等領域展現出實質性的合作與互助,為全球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外國文學研究也注入了新的活力與契機,學者們應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指引,以提升中國故事的國際傳播效能為己任,推進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文明構建,不斷給予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當代外國文學研究新視角。開幕式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範祥濤教授主持。
本次論壇彙集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陳衆議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劉建軍教授、浙江工商大學蔣承勇教授、湖南師範大學曾豔钰教授、杭州師範大學周敏教授、南京大學劉成富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侯玮紅教授、西南交通大學胡志紅教授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姜禮福教授等外國文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專家們在報告中就外國文學學科的危與機,當代外國文學需要注重“個性化”研究,現代化與文學現實主義,文學期刊與英美現代主義審美共同體的形成、發展及影響,氣候變化、物種主義與生命共同體,“文明互鑒”視域下的非洲法語文學,當代俄羅斯新啟蒙思潮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文化自覺與生态醒悟以及人類世病症及其中國方案等議題展開了研讨。主旨報告分别由南京大學王守仁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曾豔兵教授及湖南大學黃曉燕教授主持。
本次論壇共設置十二場分論壇,與會專家和代表圍繞“病疫書寫與共同體思想研究”,“氣候變化與共同體書寫研究”,“比較視野、中國視角與共同體”,“共同體、戰争、創傷與空間”,“後人類、後人文與共同體”,“共同體、美學、倫理與跨媒介”,“共同體、族裔、性别”,“戲劇、詩歌與叙事中的共同體”,“區域國别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體、科技反思與理論反思”,“共同體與經典重讀”及“共同體、身份與文化”等主題進行了更為具體深入的交流研讨。
閉幕式上,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書記左彤雲對各位與會專家表示誠摯感謝,她表示,“今年恰逢習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本次論壇的召開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為當代外國文學研究指明方向,提供新動向、新思路,從外國文學領域出發擴展了該理念的内涵與外延”。閉幕式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副院長姜禮福主持。
本次論壇圍繞“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當代外國文學研究”專題探讨,旨在深入研究外國文學如何把握時代的發展脈搏,并從中找到立足之地,推動中外學術交流,以文學之力構建更加緊密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我校培養具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國際視野、人文情懷的社會棟梁和工程英才以及建設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提供堅強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