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第14屆年會在南京隆重舉行

2024-06-12作者:供圖:審核:來源: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訪問:213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日新月異,也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不僅影響了人類文化的生産和傳播,而且深刻改變了文化生活的模式和内涵。在人工智能時代,中美文化間的競争和沖突加劇,雙方更需要加強交流與互鑒,而文學文化學者肩負着搭建溝通橋梁、增進理解互信的重大責任。


      2024年6月7至9日,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第14屆年會在南京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的主題是“AI時代中美文化交流互鑒研究”,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南京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和南京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聯合承辦,《當代外國文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浙江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學報》協辦,來自全國各地高校的160餘名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大會開幕式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範祥濤教授主持。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常委、副校長黃志球教授,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理事長程愛民教授,以及學會秘書處、南京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院長王永祥教授分别緻辭。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黨委常委、副校長黃志球教授緻辭)


      黃志球副校長介紹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辦學曆程、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特色,及圍繞“人工智能+”路徑所取得的進展,同時充分肯定了本次大會的議題,希望本次會議借助文學文化作品探讨人工智能及其在中美文化交流互鑒中的策略和路徑,更好地實現文明互鑒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程愛民理事長緻辭)


      程愛民理事長對來自全國各地的參會代表表示歡迎,介紹了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的基本情況,強調了大會主題的鮮明時代特征和重要意義,并對籌備本次會議的南航外院工作團隊和其他承辦與協辦單位表示了充分肯定。


 (學會秘書處單位領導、南京師範大學王永祥教授緻辭)


      王永祥院長介紹了學會秘書處以及南京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的基本情況,對參會代表表示歡迎,并對人工智能于外語學科和文化交流的影響進行了闡述,高度評價本次會議的主題和意義。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範祥濤教授主持)


      本次年會共設有九場主旨報告和十個分會場研讨。


      九場主旨報告共分五個時段進行。第一時段由上海交通大學人文藝術研究院院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清華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甯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當代外國文學》主編、南京大學楊金才教授發言,發言題目分别是“全球人文視域下的中美人文交流”和“論美國文學研究的中國視角”,由河北師範大學李正栓教授主持。


      王甯教授立足當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所開展的“反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背景,提出“全球人文”這一概念,指出人文學者的重要使命在于推進全球人文,認為應大力推進中美人文學術交流,并表明人文學術交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人文外交”的重要觀點。



      楊金才教授立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論斷,審視新世紀以來美國文學研究的總體現狀和聚焦點,重點考察恐怖襲擊再現、戰争描摹、世界危機想象、移民書寫等,認為國内的研究者應當體現自身的“外視角”,立足中國式現代化語境,面向世界,為中國學術發聲,關注外國文學中的中國書寫,助力中國形象建構,從而突破外國理論藩籬,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切入點,彰顯外國文學研究的異文化觀照。



 (河北師範大學李正栓教授主持)


      主旨報告第二時段由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上海外國語大學副校長查明建教授發言,主題為“數字人文世界文學研究的問題導向:世界性因素與共同詩學”,由四川大學王欣教授主持。



      查明建教授聚焦數字人文這一熱點研究話題,探讨了數字人文文學研究的成效和不足,并提出數字人文世界文學研究的問題導向和研究立意,認為運用數字人文、大數據等新手段是文學研究的必然趨勢,學者們在研究過程中,需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在運用,發掘文學研究中潛在的重大問題。


 (四川大學王欣教授主持)


      第三時段的發言人為由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國家級領軍人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何成洲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首都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外國語言文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人民大學“傑出學者”特聘教授郭英劍教授。發言題目分别為 “跨媒介研究與比較文學的新趨勢”和“美國族裔文學中的文化共同體思想研究:回顧與展望”,由南京師範大學楊靖教授主持。


      在發言中,何成洲教授首先指出跨媒介的兩個層次、四種形式,對跨媒介研究進行了界定,最後以不同的文學藝術案例闡釋了跨媒介的不同表現,并引出跨媒介的表演性這一話題。他認為随着新技術、新媒體和新觀念的湧現,跨媒介文學與藝術研究已成為重要的跨學科研究課題,最後何教授分享了團隊在跨媒介領域取得的學術貢獻和成果。



      郭英劍教授從跨族裔的視角考察文化共同體思想,提出在文學共同體思想研究中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同時采用“和而不同”這一極具中國特色何富有闡釋力的文化共同體思想視角。郭教授在對“和而不同”思想進行進一步界定的基礎上,認為這一原則有助于構建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還可以推進中美文化和文明互鑒,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



 (南京師範大學楊靖教授主持)


      第四時段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副理事長、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姚君偉教授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主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孫毅教授發言,題目分别為“關于中國賽珍珠研究的思考:問題與對策”及“叙事隐喻與隐喻意象——約翰•濟慈十四行詩刍探”。報告由北京語言大學張生珍教授主持。


      姚君偉教授在對中國近百年的賽珍珠研究進行回顧後,指出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認為在後續研究中應在視野的國際化、文本分析的語境化和闡釋的理論化等三個方面做出新的努力,從而更全面、更深入地把握賽珍珠的跨文化書寫研究,助力中國對外文化交流事業發展。



      孫毅教授以濟慈十四行詩中各種意象為研究對象,從不同側面揭示不同意象的内涵,認為濟慈在十四行詩中,以各種意象隐喻、折射出世間萬象。孫教授借助當代隐喻學,認為隐喻叙事式人類組織故事情節、行為和思考的一種方式。濟慈的十四行詩即是從隐喻意象出發,基于叙事結構書寫充滿寓意的詩篇。



 (北京語言大學張生珍教授主持)


      第五時段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範祥濤教授,電子科技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何敏教授發言,題目分别是“中國曆史文化經典在美國的翻譯、傳播和影響”“從分離到共生:美國科幻小說人工智能書寫的學術史考察”,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姜禮福教授主持。


      範祥濤對中國曆史文化經典在美國的翻譯進行了曆時梳理,并以鮮活的案例,探讨了經典在美國的傳播,從方法論的視角探讨了曆史文化經典影響的研究策略,認為中國曆史文化經典在美國得到廣泛傳播,也産生了廣泛影響,并探讨了進一步強化經典傳播的路徑。



      何敏教授對美國科幻小說中的人工智能書寫開展學術史考察,将人工智能書寫劃分為濫觞、發展、繁榮、拓展四個階段,分别探讨分析各階段的經典作品,厘清其演進脈絡,認為把握美國科幻小說中的人工智能書寫曆程,對于理解潛藏其中的價值體系、推動科幻文學的繁榮有着積極意義。



 (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姜禮福教授主持)


      十場分論壇的參會者分别圍繞“科幻小說、人工智能與數字技術”“中國想象與華裔文學研究”“跨文化視角下的共同體想象”“生态文學研究及生态批評新趨勢”“文學跨媒介、跨界研究”“文學翻譯與傳播研究”“文學空間理論視角研究”“身體、身份建構與生命政治研究”“叙事研究”“比較文學、文化與世界文學”等子話題進行研讨。


      閉幕式由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秘書長、南京師範大學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王曉英教授主持,主要分為分會場主持人彙報、2025年專題研讨會承辦單位發言、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理事長程愛民教授進行會議總結以及南航外院領導緻閉幕詞等環節,程愛民理事長、2025年專題會承辦單位代表分别發言。


 (學會秘書長王曉英教授)



(各分論壇主持人彙報)


 (2025年承辦單位代表發言)


(學會理事長程愛民教授)


      本次年會主題鮮明、時代性強,聚焦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中美文明和文化交流的新趨勢、新範式和新路徑,探究人工智能為外國文學文化交流帶來的新方法、新策略,體現了中國比較文學學會中美比較文化研究分會一貫秉持的高質量辦會宗旨。會議的主旨發言和分論壇體現出三個“度”。第一是高度引領。會議邀請9位專家進行主旨發言,研究話題涉及人工智能書寫、中美人文交流、外國文學研究的中國視角、數字人文、跨媒介、隐喻書寫、中國典籍傳播研究等,主旨發言專家高屋建瓴,視角新穎、觀點獨特、話題前沿,尤為強調在外國文學文化研究中“以我為主”的基本原則,凸顯中國視角和中國立場,體現了學術研究的“高度”。第二是深度點撥。主持嘉賓穿針引線、妙語如珠,總結專家發言菁華,點撥學術成果之精髓,體現了學術探讨的“深度”。第三是廣度拓展。十個分會場聚焦不同的子議題,青年教師和碩博士研究生進行學術成果分享,充分體現了新生學術力量的研究視野和前沿學術意識,小組發言同主旨報告形成了良好的呼應,極大拓展了研讨的“廣度”。


      通過本次年會,與會者不僅深化了對人工智能時代中美文化交流新模式的理解,更促進了中美文學文化的相互借鑒與融合。大會的成功舉辦标志着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工智能與文學文化研究的結合正在不斷深入,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新的契機和路徑。



分享:
Baidu
sogou